教授,男,1963 年生,籍貫浙江岱山。2006.10 起,上海海洋大學教授; 2002.11 起,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,研究員;1995.04–2002.11,日企海洋研發部門從 事電子導航系統研發;1990.04–1995.03,東京水產大學博士課程,取得博士學位; 1989.04–19
博士,教授。主要從事海洋沉積和海底工程環境研究。在海洋沉積學領域,主要利用遙感、現場沉積 動力觀測、室內沉積記錄測試和數值模擬等技術手段,開展顆粒物“源-匯”效應和末次盛 冰期以來海洋環境演變研究。在海底工程環境領域,在全球變化、沉積動力和工程地質學等 理論指導下,利用先進的高分辨率探測設備和
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1983 年 7 月,山東海洋學院,學士;1989 年 7 月, 389 青島海洋大學,碩士;1994 年 8 月,倫敦大學博士。1995 年 12 月—2002 年 9 月,青島 海洋大學教授;2002 年 10 月至今,中國海洋大學教授。 研究方向:應用地球物理、地球探
學科方向:構造地質與地球物理,海洋油氣地球物理勘探 2.研究興趣: (1)南海西北部盆地構造沉積特征對青藏高原隆升的響應: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擠出在中國近海盆地引起的構造沉積活動,揭示南海盆地成盆動力機制和演化模式; (2)海上深層寬頻三維地震高精度采集處理解釋技術:海上地震寬頻立體采
物理海洋和環境海洋學家。 ? ? ? ?196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學系。中國海洋大學教授。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。
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
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
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
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
哈爾濱工程大學機械工程學科教授、博導。水下智能機械學科方向帶頭人,主要從事水下作業與裝備技術和仿生與特種作業機器人領域的研究。國防科技工業"511人才工程"學術技術帶頭人,中國航海學會救助與打撈專業委員會委員,省機械工程學會液壓與氣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哈爾濱工程大學興海人才獎獲得者,《Journ
段夢蘭,湖南新化人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長 ? ? ? Member of the EU Academy of Sciences,國際船舶與海洋結構大會(ISSC)水下技術委員會主席,國際水下技術學會(SUT)中國分會主席,中國力學學會產學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。
海洋工程檢測試驗、水下設備研發試驗檢測國家工程實驗室
海洋工程機電設備、動力系統、物探及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
楊建國,1959年11月出生,博士研究生導師,武漢理工大學教授。長期從事輪機工程的教學、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,是武漢理工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——輪機工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和國家“211”建設項目“高性能船舶及其關鍵技術”的項目負責人。